(來試、晚年)
現在感覺一天的時間,快到了某一種程度,過度開發也讓生物靠近滅絕危機,大自然失衡反撲的現象,感覺如此的繽紛,到了前所未有的混亂,每分每秒都提升人家賺錢的慾望,不斷提升互相吸引的慾望,然而每個人作家,紛紛跟進都會寫出一些心得幫助下一代或是說一些經驗來幫助下一代。
閱讀了傳統文化後發現,面對種種衝擊新一代的思維,思想教育,其實都比我們這一代好很多,也很知道自己要的位置跟方向,其實有時候教育他們不見得是件對的事,只是不要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不懂得如何改變!。
(老闆是身教、老師是言教、家人負責給予滿滿的愛與和平)
如今他們有迷惑的時候,孩子他們會去查網路,(或看網紅)他們有大學的教科書,他也有教授老師可以問,但是最怕的就是他們沒有相信,真正找到根本的原因,看到全是流量的排行訊息。
用心尊敬老師
(找不到對老師的尊重,當然得不到老師傳下來的方法)
用心尊敬父母
(因為父母的忙碌真的是嚇到他們了)
沒有用心在他人身上,他們沒有辦法與人和善(換工作換老闆)利益在前,互相利用,夫妻不合,兄弟不合,同事不合,同學不合,朋友不合,進而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身邊的人又不能認同。
不快樂,因爲只有取、沒有捨
看人看事,有分別
所以這次想要紀錄,寫下我把這幾年,客人跟我分享的經驗做一份報告,大致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是你看不見的
(來世)
第二個是你無法體驗的
(晚年)
早年、中年、晚年、你能不能把它變得更好、你看不到晚年但是你做的行為會影響晚年
記得老師有說過在你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犯的錯,其實他也不認爲那是錯,這是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會犯下的行為,可能大家認為他是錯的,但他認為也許是我們站的角度不同所造成的碰撞,但是結果也不一定是全壞的,說不定它也是某種導向正面變的更好的方式。
只怕經歷這些過程後,我們會帶著恨與悲的情緒,影響我們之後的行為跟判斷!
是否能夠恢復真誠用愉悅的心情,避免犯錯,想要恢復真誠並維持快樂就必須要有產生健康的思想跟持續不毀身.心健康行為。
自律來源於傳統文化教育的記載,讓我們持續在快樂的空間裡面,否則帶著恨與悲它會持續影響我們的早年,中年,晚年。
「自律」就是「戒律」
久了即是 「戒.定.慧」
「來世」因爲看不到所以我們改成「來試」
能夠產生動力,熱情的思想
稱為正面
能夠不毀身.心健康的行為
稱為正向
「以上在(八正道)都有提到」
透過許多傳統文化裡面的經典,記載我們是不是能夠翻閱,變成在自己的生活和理念上並且活出來~
透過思想跟行為慢慢地去改變它,我們能不能夠一天比一天快樂,我們能夠一年比一年快樂,我們能不能夠五年比五年前快樂,我們能不能夠十年比十年前快樂,我們能不能夠持續5分鐘的快樂,我能夠不能夠持續1小時的快樂,我們能不能夠保持六個小時的快樂。
新生代為什麼可以,那麼容易辭職,或男女之間朋友分手,因為他感受愛是那麼簡單,那麼強烈,他父母親或許平常就已經給他了,或是給不了他讓他一直在找尋中,在新一代眼裏可以得到的就是愛,沒能得到的就是不愛,是我們平常沒有能給他這種感覺,所以他辭職、分離是非常簡單的~
(一旦一直扭曲我們對新一代愛的扭曲,我們也把認知誤會了,那麼肯定不會好結果
是我們把自己的劇本寫得太辛苦了。)
感受快樂的當下是因為兒時的(記憶)豐富了他。
感受快樂不到當下是,因為不斷再填補.彌補兒時的回憶。
所以如果我們保持快樂越久,你的「來世」就越沒有問題。
(保持內心的快樂,放眼看去,許多美好事物也會為你多綻放一會~)
(快樂你可以把它改成進步)
(那每件事情做一萬個小時你就變成專家)
(找到你的天賦之後
你想要的物質生活,精神自然而來)
可惜的是,如果你在大人面前快樂,人家會認為你不認真,你在女生面前快樂,人家會認為你幼智是個好人,你在同輩面前快樂,他們會認為你在耍寶不成熟,所以我們今天的選擇才會變得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們該保持這樣的態度往前走~
但現在的人若要比努力人際關係、賺錢是需要時間來促成的,一旦要是迷茫看不到的未來,我們會陷入盲目之中,每天生活只是為了累積,我們所謂的擔憂跟恐懼補足對生命的安全感。
但現在的小朋友他可能沒有想到錢,但我們也許會怪他說為什麼沒有想到錢,只是他現在追求的是心靈層面,我們大人多數給他的卻是物質層面,並沒有讓他們體會到境界跟格局。
「是沒錯大人一定要為小孩子想到錢?
不然沒錢是怎麼過生活?」
「也沒錯!請問你現在看到的是大人生病比較多!還是小孩生病比較多!都是小孩在照顧生病的大人!!」
如果連小孩子都失常了,那大人怎麼辦!現在已經是少子化的年代了還讓小孩子失常!
不知道有多少青年已經再看精神科了,大人吃安眠藥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看看2020大災之後,我們
是不是某一些意識覺醒了
而大家卻是要在早.中年時的每一分秒都帶著某一種假面的外表前進~
甚至也錯過了該教對小孩快樂的技巧,帶給家人幸福對待,該對自己檢討,該對現況調整,只活在對未來的擔憂恐懼當中
2020我們保留下來
那麼肯定我們,在某些選擇是對,不要讓自己站在受害者心態,也不要保持著我就是這樣的環境長大,我貼了我自己的身分,我貼了我自己是誰的標籤。
真正努力去改變你的早年、中年、晚年才是我們現在該做的事情,往更好的事情去發展,為什麼我不知道如何往更好的幸福去發展,是因為我們沒有榜樣,是我們沒有看到榜樣,是沒有人做給我們看,所以我不知道怎麼辦,晚年我們有更多的朋友陪伴,我們有更多的子孫陪伴,都是因為我們中年一起去服務做最好的自己而得到的。
感受一下七種老師的類型
1.第一種
承擔了社會責任,他會教課本內容,但是他沒有做到課本其中的含義,並且只是知道。
2.第二種
他相信真誠的按照那個課本內容去做,修正自己,然而生命中的智慧全都在他自己的內心深處自然的流露出來,最後再透過自己,把那個內容講出來。
3.第三種
是把它失敗的過程一五一十的跟大家分享,最後他的懺悔與反省後,才得到這本書,剛好跟課本教學內容的書一樣。
4.第四種
它本身的品行人格就已經具備了這些書本的條件,也在某種職業很有名氣,最後總之靠著他的名聲,轉型然後把他的知道的內容說出來,讓更多人為著迷相信,進而變成一種組織一種事業。
5.第五種
他早相信也已經落實這些內容,也開始在他身上產生的作用,活在當下,與世無爭,與人無求,快樂平靜的過完這一生,根本不會知道他名字,若他出現了,提點了你一兩句,你也不一定相信!?甚至還會誤會他~
6.第六種
已經是老師了卻說,在我眼裡你們每一位都是老師,只有我是學生
只看優點不看缺點。
7.第七種
他平靜、慈悲、歡樂
一身潔淨,將生命的知識,聽得讓無數人歡喜。
如果緣份不足沒有遇到,這些老師,那就可以從以下這幾本書找的晚年根本,相信所有,有修有證的老師,並不會(平白無故)
從紮根跟改命到立命
這四本書給我非常大的幫助,也從這四本書裡面
1.弟子規
一生所有問題都在弟子規中,
重點不是背是你有落實做到的就打勾。
2.道家的太上感應
(禍福無門、為人自招)
(世人行善不花一毛錢)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3.了凡四訓
(知命、立命、改命)
真實案例可
添壽、添福、添名、添財
添兒女、添夫妻
4.佛家.十善業報經
(財神爺也做這十件事)
(土地公也是做這十件事情)
(玉皇大帝也是做這十件事情
(佛教的所有菩薩也是做這十件事情)
這四本傳了最少3百年到2千5百年,這樣的超越時空的傳承稱為經典。
大福報之人再享福
沒福報之人在積福~都好都好
相信能找到每一個人想要的幸福關鍵,想要幸福的得到幸福,想要人際關係得的人際關係,想要功成名就的功成名就,想要得到財富裡面都有。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不要急一本重複看個300遍
總會扎根。
看了300遍之後,我們的行為會改變,自然會改命。
當我們改命之後,我們的行為照著自然規律正常運作,我們就能夠立命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很多人沒有做沒有關係,因為它本來就不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重點是不能不知道,不能沒有傳承,不能讓想知道的人找不到根。
如今我也把客人跟我說的記錄下來,大家可以去閱讀體驗看看,相信不因匱乏而擔憂,助人為快樂之本、獨自清修,以和為貴,幸福美滿,子孫滿堂、安居樂業,功成身退、安享晚年,後代有福。
感謝客人的示範教導,感恩這些寶貴的書籍,感謝自己有充分的時間,體驗閱讀,深刻這些的文字記載,活出美麗人生
若有福願與互持.見聞者同享🙏
感恩淨空老法師
阿彌陀佛
願長久住世
選文
奇髮老闆